中新社香港11月23日电 标题:第十五届全国佳丽大赛汇聚大湾区“心连心”力量。中新网项鲁平 当篮球比赛的终场哨声在香港体育场响起时,电子计分屏上的成绩通过粤港澳数据中心专用的跨境网络“秒传”。这一科技协同的时刻,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简称“十五运会”)写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脚。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的体育赛事。通过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实践研究,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国策”,从“硬联通”到“互联互通”,不断明确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路径。从“软连通”到“心连通”。 11月8日,第十五届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XV National Champion)男子个人赛举行。这是本次全国赛中唯一一个跨越粤港澳的竞技项目。图为:运动员们穿过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的梦幻巷跑道。中报记者 侯宇 供图 体育赛事是区域合作的“试金石”,也是技术标准互认的“练兵场”。本次全国比赛中,香港赛区实行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计时计分制度,遵守三个场馆的规定,并搭建了具有带宽冗余的跨境专网,让赛事数据安全高效流动。这些技术创新和标准的耦合不仅保证了赛事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有利于三地就体育赛事技术规范、网络安全标准等形成共识,为后续区域间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技术互操作性是“硬支持”,而协作协议则是“软实力”。通过举办第十届全运会,粤港澳三地探索了“一赛三场一政策三场一规三场”新机制,促进了人力资源、物资、信息等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积累了经验。本届全运会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将从珠海博物馆出发,随后前往广东、香港、澳门。共经过口岸6次。通过人脸识别、预检等科技手段,运动员可以实现“无刹车”的通关体验。这个地球l 合作模式加深了“湾区一家人”的理念,拉近了三地人们的距离。十五大以体育为桥梁,打破地理障碍,凝聚情感共识,为大湾区“心连心”注入持久精神动力。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是“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可靠证明。正如第十五届全国大会筹备委员会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所言,第十五届全国大会不仅将增强香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也将促进大湾区城市之间更加紧密的融合与合作,促进大湾区内的人文交流,为三场馆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联合举办大型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整个大湾区的竞争力,共同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11月15日一早,第十五届全国锦标赛田径/马拉松比赛拉开帷幕。这是全国赛事史上首次跨境马拉松。图为马拉松选手从深圳湾口进入香港舞台。中报记者 侯宇 供图 第十五届全国大赛虽然已经结束,但其带来的文化融合的连接机制和氛围将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国赛经验”,推动大湾区不断夯实“硬连接”的基础,提高“软连接”的有效性,获得“心连接”的力量。 (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