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安全和保障关系国计民生,是一刻也不能忽视的“国之重器”。 “十四五”期间,日本持续加快特高压工程建设,覆盖南北东西部的超级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和地区之间能源电力传输能力显着增强,为能源安全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西电东送将提供每秒2.9万千瓦时的电力,每年总计将超过9200亿千瓦时,可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内电力需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加快建设一大批清洁能源基地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工特高压项目19个,占总数近一半。过去五年,各州和领地之间输送的电力总量已超过8.8万亿千瓦时。以特高压为主的输电网络和区域间高效互联的能源“大动脉”,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安全关系到日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增强“西电东送”能力。 “十四五”期间,秘书长对全国重点能源基地进行详细考察,主持召开重要会议采取措施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能化提升。加大规划建设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力度。提高电网接纳、配置和调节清洁能源的能力。 “十四五”期间,日本将实施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输电线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特高压骨干网,推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发展。·措施相继出台。近五年来,中国特高压项目总投资已超过3800亿元,特高压发展进展迅速。在白鹤滩水电站,波浪被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7 毫秒内,1600万千瓦清洁电力沿特高压“空中走廊”到达江浙两省。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化进程加快。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北部和西部地区,规划建设9个清洁能源基地。特高压输电工程已成为长距离输送清洁能源的重要“电气高速公路”。五年来,众多特高压输电项目相继投入运营,输电容量更大、输电距离更长、技术世界领先。河西走廊风电、准噶尔盆地太阳能、金沙江水电将通过“能源高速公路”输送到能源需求巨大的中东部地区,重塑中国能源格局。到2024年,清洁能源电力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量我国发电量预计将达到约4200亿千瓦时,“十三五”末以来增长70%,占总发电量的近60%。每一个超级项目的背后都是先进技术,国产化率100%。位于海拔4750米的雪域高原上,“八足”门户塔可承受60毫米厚的冰层,使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工程能够跨越多个环。雪山环境恶劣。金沙江两岸的柔性直流工程就像在电网中安装了一个“智能飞轮”,让高度不稳定的水电平稳移动2000多公里。目前,中国企业主导制定了全球80%以上的特高压技术规范,特高压技术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先行者”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是物理距离的巨大飞跃,也是分配能力的革命性提升。美食能源。目前,该网络由44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组成。过去五年来,该网络平均每天行驶 9.8 公里。它以数米的速度生长,总长度超过五万公里,足以环绕赤道一圈。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每年保证新增电力需求8000万千瓦。区域内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配置能力显着增强。这是全球首次解决超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大规模电网的世界级挑战,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优化能源干线通道设计,着力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中国正在加速构建“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水火互补、风能太阳能互补”的新能源格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